公司动态

兰州足球新势力崛起:掌门人揭秘生存之道与未来蓝图

2025-07-04

2025 年 3 月 23 日,兰州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内近万名球迷的呐喊声响彻云霄。当兰州陇原竞技在中乙联赛首轮逼平杭州临平吴越时,这座沉寂十余年的西北足球重镇终于迎来了职业足球的复兴时刻。这支由山东日照宇启迁址更名的球队,承载着陇原儿女的殷切期盼,正以青训筑基、文旅赋能的探索,在职业联赛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

一、政策东风:从政府背书到城市战略

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,"支持兰州职业足球队参加中乙联赛" 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这一政策背书为俱乐部注入了强心剂 —— 不仅获得奥体中心 6 万人主场的免费使用权,更得到体育局专项拨款用于梯队建设。"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兰州市打造 ' 体育强市 ' 战略的核心支点。" 俱乐部董事长周全儒在成立仪式上表示。

这种政企联动在 2025 赛季初现成效:市政府协调交通部门开通赛事专线,文旅局将球队出征仪式与黄河文化旅游节结合,商务局推出 "票根经济" 促消费活动,球迷凭球票可在万达茂享受 30 余家商户折扣。"足球已成为兰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。" 兰州市体育局局长郭德涛直言,这种 "体育 + 文旅 + 商业" 的模式,正在重塑城市活力。

二、青训造血:从校园选拔到梯队建制

在兰州奥体中心的训练场上,14 名 U13 精英梯队小球员正在韩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传切训练。这支由兰州市体育局主导选拔的队伍,每周日都会接受系统化训练,表现优异者可直通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。"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从小学到职业队的完整培养链。" 梯队主教练李岩介绍,目前 U17A 队已有 30 名球员,U21 队更在 2025 年足协杯 U21 联赛中取得小组赛第一的佳绩。

俱乐部与兰州市 50 所中小学建立合作,开展 "校园足球种子计划"。每周三下午,职业教练会走进校园指导训练,优秀苗子可入选市级训练营。这种 "体教融合" 模式已初见成效:2025 年 3 月,U13 梯队球员张昊在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梅开二度,被多家中超俱乐部球探关注。

三、商业破局:从单一赞助到生态共建

成立仪式上,佛慈制药、锐克体育、民生银行等企业代表集体签约,为俱乐部带来千万级赞助。这种多元化合作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,更衍生出创新商业模式:与锐克体育联合推出的 "陇原竞技" 系列装备,在首月销售额突破 50 万元;民生银行开发的 "球迷信用卡",将消费积分与球员签名周边兑换绑定。

兰州足球新势力崛起:掌门人揭秘生存之道与未来蓝图彩神VIP购彩

最具突破性的当属 "票根经济" 模式。球迷购买球票后,电子票根可在万达茂兑换餐饮折扣、文旅体验券甚至免费停车。4 月 5 日对阵山东泰山 B 队的比赛,1.56 万名观众带动周边消费增长 46%,商场客流创年度新高。"我们要让每一张球票都成为撬动城市经济的杠杆。" 七里河区商务局局长透露,下一步将联动 "兰马" 等赛事 IP,打造 "观赛 + 旅游" 的闭环体验。

四、赛场突围:从保级目标到精神图腾

尽管作为中乙新军,陇原竞技却展现出惊人韧性:首轮逼平冲甲热门杭州临平,第三轮 1-1 战平山东泰山 B 队,主场 1.56 万上座率冠绝中乙。韩国主教练辛弘基的战术布置功不可没 —— 他将全北现代的高位逼抢与西北球员的硬朗风格结合,打造出 "防守反击 + 定位球" 的高效体系。

球队精神属性的塑造同样关键。4 月 18 日足协杯对阵辽宁铁人,补时阶段的绝平进球让 1.39 万名球迷陷入疯狂。"这不是简单的比赛,而是一座城的情感宣泄。" 专程从重庆赶回的球迷侯鹏说,这种共鸣让足球超越竞技,成为城市凝聚力的象征。

五、未来挑战:从资金瓶颈到人才争夺

在光鲜数据背后,俱乐部仍面临现实困境。中乙联赛单场运营成本超 50 万元,而门票收入仅能覆盖 30%。尽管有政府补贴和赞助,资金压力依然存在。"我们正在探索更多盈利模式,比如青训球员转会分成、赛事 IP 授权等。" 周全儒透露,已与英超伯恩利俱乐部达成青训合作协议,未来将输送球员赴英训练。

人才争夺同样激烈。中甲俱乐部频繁接触陇原竞技的核心球员,如何留住骨干成为难题。"我们正在建立球员激励机制,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股权奖励。" 辛弘基表示,更重要的是营造归属感:"每场比赛后,球员都会走进球迷区签名合影,这种情感纽带是金钱无法替代的。"

站在兰州奥体中心的看台上,黄河水在夕阳下波光粼粼。这支承载着陇原希望的球队,正用一场场拼搏重塑城市记忆。从政策支持到青训体系,从商业创新到精神图腾,兰州足球新势力已初步站稳脚跟。正如周全儒所言:"我们不仅要在中乙立足,更要成为西北足球的标杆,让黄河岸边的呐喊声,响彻中国足坛。"